当前位置 : 产业信息 > 要闻要论 > 文章内容

深刻把握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守正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贯穿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守正即坚守正道、坚守真理,创新即开辟事业发展新境界、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守正是根本、是底色、是前提,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根本基石,创新则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以守正保证创新的正确方向,以创新赋予守正时代新内涵。新时代新征程,深刻领悟并践行“三个不动摇”“两个敢于”,守正创新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三个不动摇”是坚持守正创新的根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坚持“三个不动摇”是我们党总结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得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我们党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坚持守正创新的前提条件与根本原则。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是守正创新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马克思主义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一经诞生就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之所以能成为百年大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关键在于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新时代新征程,党坚持守正创新的关键在于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要把马克思主义之“矢”牢牢握在手里,“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是守正创新的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绝对不能有丝毫动摇。”以史为鉴,察往知来。1840年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在民族存亡的历史紧要关头,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28年的殊死斗争,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成为中国人民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进入新时代,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奋力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要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只有坚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守正创新,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是守正创新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今天的中国正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奋进新征程,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这是历史的结论,更是守正创新的本质要求。

“两个敢于”是坚持守正创新的时代要求

守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和魂,创新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不断艰辛探索与开拓创新,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是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人实践创新的要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铸就了百年大党的鲜明实践品格,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我们要在百年实践创新的基础上,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知难而进、坚韧向前,“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稳致远。

“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是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至关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并善于理论创新,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三个不动摇”“两个敢于”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守正创新”的核心内容,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